2015~2016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2
2015~2016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: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整体工作计划,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加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力度,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,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教学管理策略,加强学生发展指导,稳步提高教学质量,努力实现文化立校的办学目标。 具体措施 一、 加强学习和实践,转变观念,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。 通过集中和自主学习形式,广泛阅读,促使教师养成自我对照、反省、探索的良好习惯,提高个人修养,严谨慎独,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。同时,加大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力度,开阔教师视野,转变思维方式,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准,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,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 二、 精准把握基本教学思路,努力加强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 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工作,以年级为单位,加强学法指导、分层次指导,并做好学业水平跟踪和综合素质评价。尤其高一年级组,本学期要着手实施“小组合作学习”课堂教学模式,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。 做好学生素质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,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,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。 以与大连三十六中对口交流为契机,通过协作校、友好校等渠道,并积极与教育学院联系,加大校际交流的力度,通过讲座、示范、交流、研讨等多种形式,继续深化高效课堂研究,实现高效率、高品质的课堂教学管理目标。 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,完善备课、上课、听课、评课和课后反思的研究,探究与提炼新授课、习题课、复习课等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,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效率的提高。 三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。 通过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、示范课、课题研究、外出学习交流等活动,为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,大力推进骨干教师培养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进程,充分发挥中坚力量示范引领作用。骨干教师本学期要上一节示范课,每周至少听课2次,对青年教师进行1次听评课活动,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专业的指导,并做好相应的记录。 四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。 继续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,以说课、多媒体使用、学案设计、优质课评选为平台,提高专业知识技能。通过学科经验丰富的教师、骨干教师等以推门听课的形式进行专业指导,通过面对面的课堂分析,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。通过参与高三高考复习与测试、质量分析、考纲、学考大纲研究等形式,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迅速完善和提高。入校三年以内的教师,要迅速熟练建构学科知识体系,明确教学目标,准确定位重难点,合理设计问题,强化课堂环节的流畅衔接,科学板书,站稳讲台,学生满意率要达到85%以上。三到五年的教师,要能够独立把握教材的知识构建,比较熟练运用已有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传授,学生满意率要达到90%以上。五年以上教师要能够独当一面,勇挑重担,两考成绩理想,得到学生和社会认可。学校也要重点培养与大胆起用有理想、乐于奉献、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,以点带面,促进整个青年教师队伍的迅速发展。 五、深入做好师徒结对的工作,努力形成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。 针对本学期新教师初步适应高中课堂的现状,继续加强对师徒结对跟踪。师傅每一个进度,徒弟不但要听,而且还要用心分析总结,并结合自己授课班级特点,科学合理地加以吸收和借鉴。在学习过程中,要善于反思小结,切实提高自己对知识把握的精准性和系统性。 六、以形式多样的公开课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。 以组内研讨课、同课异构、骨干教师示范课、新教师汇报课、青年教师素质比赛以及“推门课”等丰富多彩的形式,从教研组、教师个体入手,各有侧重地强化学科教学,有针对性地帮助薄弱势课堂和薄弱学科,激发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。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大随机测评、随机检查的力度,并做好反馈,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。 七、加强教学科研,提高专业理论水准。 在教科研工作比较规范的前提下,加强教师对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和研究,提升课题操作的科学性和理论性,使课题研究向纵深层次发展。 八、深入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,加强继续教育网络管理,增强学习实效性和管理的规范化。 认真做好“一师一课”活动的组织和安排,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,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。 九、从细节入手,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。 继续完善“研、备、上、批、辅、练、测、析、绩”环节,重点加强“备、辅、批”环节的监督检查和反馈,充分利用网络资源,精选试题,编组习题,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。以随机检查和普检相结合的原则,及时公示、反馈,使常规管理真正落到实处,并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。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。进一步规范音乐、体育、美术、校本课和体活课的管理,使学生放松但不放纵,科学加强艺体等特长生的管理,充分发挥学生特长,使其个性得到健康发展。 充分发挥年级组在落实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和监督作用,强化年级组管理机制。加强教研组的学科引领作用,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有效运行。促进备课组的精细化管理,协调统一,又各有侧重,科学体现分层次教学的特点。 十、科学备考,使“两考”工作再上新台阶 认真研究高考政策,充分借鉴近几年高考经验,多渠道搜集高考信息,进行科学分析,精细化、数据化,科学制定高效备考计划;有效进行高三复习备考的专题研讨;定期召开教师会议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、家长会,家校联合,齐抓共管,努力提高高三教师的备考指导能力,确保学校高考相关指标的顺利完成。 合理安排部分学生参加部分专科院校的提前招考工作,增加学困学生被高等院校录取的机会,有效化解最后高考的压力。 认真研究学业水平测试相关考纲,根据学生实际,及时调整课程安排,科学备考,责任到人,确保高二学生整体通过率。 研究高考及学业水平考试的科学衔接,对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,在确保高质量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的同时,要保持适合高考备课要求的强化训练。 十一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培训,组织适合我校教师日常办公软件的培训;继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工作;进一步完善资源库建设,加强教研组设施设备管理;加强学校网站建设,丰富栏目内容,发挥窗口作用,使其成为与社会联系的一个桥梁,提高学校的办学透明度和知名度。 长海高中
2016、2、19
文章分类:
计划总结
|